示意圖
 home 首頁 > 綠色園區 永續發展 > 綠色行動

園區綠化

園區綠化

為提升園區之環境景觀品質,塑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園區積極推動永續環境建置,除配合政策辦理公有建築物綠建築標章取得,更藉由園區廠房建造執照核發管制,輔導園區廠商取得綠建築標章,除建築物外新竹科學園區亦取得「EEWH-EC綠建築標章生態社區」鑽石級認證標章,成為綠色永續發展之典範。截至2021年底,竹科管理局所管轄之園區共建置有78 座綠建築,累計共取得13 張鑽石級綠建築標章。

竹科管理局亦長期持續對園區公共區域進行植栽維護、環境清潔、排水疏通等工作,依不同季節定期對園區入口意象區或主要路段進行草花或灌木補換新植,增添園區景觀風采、變換四季景緻。2021年各園區植栽補換新植面積分別為:新竹4,572.6m2、生醫860.7m2、竹南936m2、銅鑼106m2、龍潭166m2、宜蘭418.9m2。2022年各園區植栽補換新植面積分別為:新竹4,067.1m2、生醫353.7m2、竹南957m2、銅鑼1,080m2、龍潭783m2、宜蘭553.7m2


另於各園區公園或綠地,利用修剪下的枝條或回收廢棄物創作裝置藝術,為園區注入更加活潑生動的氣息。並積極推行廠商認養公園綠地,於2021年舉辦公園綠地認養單位之認養績優評比,以激勵廠商共同提升園區環境美觀。


園區綠化

竹科管理局於廠商建廠時,規定需設置退縮綠帶且綠化面積應大於法定空地之50%,以串連園區的綠帶形成綠色廊道,使園區處處有綠意,彷彿置身於一座大公園,並藉由植栽達美化環境、舒壓、隔音及淨化空氣之目的


園區綠化

目前新竹科學園區、龍潭科學園區、竹南科學園區及銅鑼科學園區之公園綠地認養計2022年共計有22家廠商或機關單位參與認養園區公園綠地,面積達28.6公頃,竹科管理局攜手園區廠商共同努力下,持續提升園區之環境景觀品質。


靜心湖水質檢測及措施

靜心湖坐落於新竹科學園區之中,經早期開發為滯洪池與休憩環境維護至今,也是許多侯鳥與魚類的棲息地。現已成為竹科員工與附近居民之重要休憩與生活地點,儼然成為新竹科學園區豐富人文及自然生態之要角

靜心湖為一座人工湖泊,蒐集竹科一期開發區及竹科三期的雨水溝之水量,扮演著濕滯洪池的關鍵功能。惟近年氣候變遷,雨水漸少,濕滯洪池在乾季易造成入水量短少,造成水流蓄積遲滯。故大部仰賴警察中隊旁之三期滯洪池之入水口為主要供水。出水口閘門處易因設計,唯有在溢滿時才得以少量排放。此設計雖保障水量的儲存,卻也導致沉積物與漂流物難以離開靜心湖,也衍生養分長久積聚含氮量與含磷量增加,面臨優養化之顧慮。

靜心湖及採樣點剖面圖

研究報告分析指出:靜心湖與蓮花池本身的養分濃度仍偏低,且水質仍偏鹼。雖然已有水藻成長跡象,但由於湖泊水量大可以調節濃度不至於過高,尚未出現水質酸化的現象,所以水質尚稱健康,優養化現象仍為初期,對依賴靜心湖的水生動物仍是屬於安全。

三期滯洪池的入水量占總入水量的七成。代表該池對靜心湖水位維持的重要性,也代表控制靜心湖的水質管理措施,必須延伸至三期滯洪池。

針對本研究報告,竹科管理局管理單位提出並推動靜心湖水質精進改善措施,首先針對三期滯洪池入水口進行清淤工作,務期降低養分濃度改善水質;並進行出水口宣導減少餵食及清淤工作,以改善提升整體靜心湖水質,並透過工作日每日巡檢採樣掌握水質狀況,經統計2022年靜心湖水質分析,除pH平均為8.5偏鹼,其餘均為良好(導電度169μmho/cm;氟離子0.30mg/L),未來亦將考量近年氣候變遷,雨水漸少現象,加強入水量供應之改善措施,並對湖底保水防護結構進行維護工作,以持續維持靜心湖水質及環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