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科學園區轄屬六個衛星園區,分別是新竹、竹南、龍潭、新竹生醫、銅鑼及宜蘭科學園區,總開發面積達1,348公頃,統計至2020年底已入區登記廠商為532家,所有進駐廠商實收資本額及平均營業額均突破兆元,合計2019~2020年全園區營業額為23,355.62億元,2020年營業額較2019年成長了13.95%,再創新紀錄。
即使受到全球經濟景氣低盪與疫情嚴峻的影響,以研發為主軸之新竹科學園區,持續培植在地世界及領導地位的企業,以造就產業升級,竹科管理局於2019~2020年期間,仍累積引進78家新投資案,總投資金額達新台幣290.48億元。
新竹科學園區係我國第一個設置的科學園區,主要園區產業為半導體、光電、電腦及周邊、通訊等事業,歷年不斷地創造世界第一的佳績,從早期的電腦與周邊產品,到目前的晶圓專業代工,被國際間讚譽為全世界最成功的科學園區之一。目前積極推動創新轉型發展,結合周邊產官學研等資源,在既有基礎上納入創新思維及創業計畫,讓臺灣高科技產業繼續在全球各地發光發熱。2019~2020年期間累計核准31家新投資廠商。
竹南科學園區規劃為多元性發展的科學業園區,以吸引光電、太陽能及LED產業供應鏈廠商進駐為重點,並促進竹南地區之產業升級與永續成長,達到平衡區域發展及促進高科技產業發展之目標。目前結合國家衛生研究院發揮群聚效應,已吸引多家生技與醫藥等醫材廠商進駐,可以提升園區產業技術層次及增加高附加價值。2019~2020年累計核准14家新投資廠商。
龍潭科學園區自2004年起將原有民間工業區納編並進行整體開發,主要產業為光電及半導體,目前為光電及太陽能產業供應鏈之創新聚落。2019~2020年累計核准1家新投資廠商。
新竹生醫園區產業之發展重點為高階醫療器材與新藥研發,目前規劃「生醫科技與產品研發中心」、「產業及育成中心」及「新竹生醫園區醫院」等核心設施,要將生醫產業發展關鍵環節整合進入園區,包括:研發、試製、臨床試驗、專利移轉與廠商育成等,並積極引進國際知名廠商與研究單位,以帶動我國生醫產業發展。2019~2020年期間,已累計核准10家新投資廠商。
銅鑼科學園區以建構支援半導體產業、智慧機械及車用電子研製基地為主,其位置座落於竹科與中科之間,更地處新竹與中彰投樞紐地帶,周遭有新竹為半導體產業製造重鎮,配合中部地區精密機械、工具機與自動化技術能量,以及全球發展電動車趨勢,陸續引進智慧製造及電動車相關組件與設備商,建構為智慧機械與車用電子等產業聚落。2019~2020年期間,已累計核准4家新投資廠商。
宜蘭科學園區總面積為70.8公頃,可提供廠房用地34.82公頃,自2012年起開始提供廠商進駐,所引進產業以通訊知識服務、軟體、數位內容及研發產業為主。2019~2020年期間,已累計核准18家新投資廠商。